眼下,巴楚縣各鄉鎮迎來冬小麥返青的關鍵時期,農業科技專家積極投入到農田,為夏糧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保駕護航。隨著氣溫轉暖,巴楚縣小麥陸續返青,長勢喜人,小麥苗情呈現勻、壯、群體適宜等特點。連日來,巴楚縣科協持續開展科技“三下鄉”工作,大力宣傳農業科普知識,各鄉鎮組織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為農民病蟲害防治和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提供服務,確保夏糧豐產豐收。色力布亞鎮克亞克力克村黨支部副書記郭...
“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7日,烏蘇市科協全體干部共同學習《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精神。烏蘇市科協一直把服務“三農”作為工作的重點。接下來,烏蘇市科協將繼續發揮人才優勢、智力優勢、組織優勢,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推動鄉村產業...
近日,和布克賽爾縣科協組織開展“愛心一元捐”活動,黨員干部踴躍捐款,傳遞愛心接力棒,畫出助力同心圓?;顒娱_始,和布克賽爾縣科協主席杜長城闡述本次捐資活動的意義,倡導全體干部職工樹標桿、作表率,積極參與捐款活動,獻出一份愛心,捐出一份真情。全體干部職工積極響應號召,踴躍參與、慷慨解囊,捐出一份份愛心。愛心無大小,行動見真章。此次捐款活動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科協干部職工的責任與擔當,發揚了助人為樂精神...
4月是第34個“全國愛國衛生月”,為保障轄區環境衛生,提升城市文明總體水平,4月6日,塔城市科技館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組織志愿者開展“清潔家園美麗行”環境衛生大整治志愿活動。志愿者及時拆除陳舊的宣傳展版,打掃周邊草坪生活垃圾。經過志愿者們的努力,電影院前的宣傳展板及草坪變得干凈整潔,為市民日常休閑娛樂創建了一個潔凈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為塔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科技志愿者的一份力量。責任編輯:桑格林...
每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注,提高人們對衛生領域的素質和認識。4月7日,葉城縣科技館開展“我們的地球 我們的健康”主題科普參觀活動,充分利用展廳內“地球在器泣”“垃圾分類”“潔凈能源”“太陽能發電”“溫室效應”“低碳生活”等展品,向參觀人員開展主題科普宣傳,引導參觀人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養成分類投放垃圾、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等好習慣,愛護環境衛生,...
葉城縣緊緊圍繞全縣支柱產業,打造優質農產品基地,按照“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品、戶有增收項目”的思路,加大核桃品種改良、技術服務、科學管護,積極鼓勵群眾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支持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鄉凈菜中心等經濟實體,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鮮血液,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連日來,葉城縣巴仁鄉的村級林果業技術員走進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一起開展春季核桃樹嫁接、追肥、防病......在阿拉...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時節,走進拜城縣大橋鄉庫西提米村農業設施蔬菜示范基地,整齊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列,掀開保溫卷簾,滿眼翠綠,科技特派員正在幫助村民們給辣椒苗施肥、澆水。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拜城縣大橋鄉將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富民產業來抓,在庫西提米村建成占地230余畝的蔬菜大棚示范園,采取“支部+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蔬菜大棚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路?!耙郧拔页鋈ゴ蚬?,一個月收...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青春期,促進身心健康成長,4月6日,由拜城縣衛健委、縣教科局、縣科協聯合舉辦的“青春健康 你我同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識進校園講座走進拜城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講座中,拜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援疆專家、副主任醫師馬魯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事例,向學生們講解了青春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知識,并從青春期健康問題、青春期保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
一年之計在于春,為幫助農牧民破解農業生產一線技術難題,奎屯市科協以科技志愿者服務活動為抓手,統籌城鄉科技人才資源聚集農業一線,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線上培訓促提升。為提升科技志愿者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奎屯市科協充分利用新媒體,積極組織科技志愿者參加線上科技培訓活動,不定期推送全國、自治區農、林、牧精品課程51課時,全市25名農業科技志愿者參加了培訓?,F場培訓解民憂?!翱萍贾?..
烏蘇市高度重視落地企業的服務工作,4月6日,烏蘇市科協聯合市科技局走訪新疆自然天成農業有限公司,從服務企業的角度,了解企業發展經營情況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困難。新疆自然天成農業有限公司是集農業種植、儲存、食品經營、銷售散裝食品、預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企業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公司概況、主要產品、科技創新成果、企業人才需求和存在的發展難題。該企業生產的是有機甜糯玉米,從育種到銷售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