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輪臺縣科協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協組織和人才優勢,堅持需求導向、精準對接、項目帶動、協同創新,在科技專家和企業之間架設橋梁,開展科技項目合作,在推動輪臺縣科技興縣事業進程中發揮好“助推器”“智囊團”“主力軍”“橋梁紐帶”四個作用。
一、發揮“助推器”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依托中國科協“科創中國”供需開放、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功能,精準摸排科技型企業重點技術及工程技術難題、企業一線創新需求、研發合作需求等,做好全國科技專家企業之間的對接,加快推動輪臺縣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新能源、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鏈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數字平臺共組織園區企業入駐43家,組織高級職稱專家入駐共221人,發布需求39條、科技成果65條、訊息100余條,已入駐平臺的專家人才達170余人。將于4月中下旬,縣科協牽頭開展石油石化檢測技術路演、巴州白杏產業科技交流會,活動正在積極籌備中。
二、發揮科技“智囊團”作用,服務黨委政府決策
堅持“走新路”“謀新意”“育新人”的科技發展理念,通過科技交流、科學普及、科技服務和科普宣傳等活動,為黨委政府積極建言獻策、提供決策咨詢,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科普帶頭人和青少年后備科技人才,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扎實推進鄉土實用人才培養開發計劃,發掘、培養一批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具備創新富民本領的“土專家”“田秀才”,打造一批高質量鄉土人才隊伍,助推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組織100余名優秀鄉土人才,扶持農戶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帶動廣大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三、發揮“主力軍”作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
將鄉村科普館科普宣傳和科普大篷車巡展作為科學普及的一個重要手段,結合全國科普日,緊緊圍繞“百年再出發 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活動主題,聯合全縣20多個全民科學素質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采取舉辦培訓和講座、技術指導、參觀體驗、農牧民技能展示、發放宣傳資料等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形式,開展應急科普、去極端化科普、鄉村振興科普、水利科普、衛生健康科普、氣象科普、林業和草原科普以及畜牧科普等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系列科普活動,將科技帶到了校園、社區、企業和鄉村,為公眾接受科普教育、營造“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發揮積極作用。截止目前,縣科協依托鄉村科普館,共舉辦培訓和講座(宣講)共100余場次,惠及群眾3000余人;開展技術指導3場次,惠及群眾200余人;發放科普、種植、養殖、應急等宣傳資料15類,共1000余冊;發放圍裙、視力表等小禮品共300余件。
四、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堅持以科技工作者為本,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積極探索科技團體的發展規律,認真抓好基層科協組織建設,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協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協組織就建到哪里,不斷擴大科協組織的覆蓋面。以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動為契機,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會,提升科技工作者綜合素質,努力把科協建設成為具有凝聚力、吸引力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準確把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狀況,及時反映和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讓科技人員真正感到“家”的溫暖。今年共組織科技工作者培訓4場,參加人數達200余人。
下一步,輪臺縣科協將大力發展企業科協組織,提升基層科技力量,夯實科協組織基礎的同時,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引導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上爭先,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技術水平提高、為輪臺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責任編輯:曹琳哲
輪臺縣科協 阿依古麗·熱木圖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