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烏蘇市科協孫厚典一行走進烏蘇市西大溝鎮下店村村民張文濤家中。眼前一萬多平方的大院子,除了有張文濤的兩所房屋,還有豬舍、有羊圈、有雞棚。

村民張文濤說:“我們一家六口人就住在這個大院子里,父親張喜軍從1999年開始養豬,過了幾年開始形成豬雞羊的多種養殖模式,這一萬多平方的院子里有200多頭豬、100多頭羊、100多只雞,我們有固定的客戶群體,親戚朋友非常多,都來買我們的豬、羊、雞。”

發展庭院經濟是鄉村振興的一部分,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讓農家小院變得整齊美觀,極大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推進烏蘇市美麗鄉村建設、提高村民增收致富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村民張文濤的大庭院里,雖然發展了多種養殖,但是庭院規劃和環境美化上還是離理想的“庭院經濟”有一段距離。
孫厚典同志對于村民張文濤合理利用庭院優勢,發展庭院經濟提了幾點要求:一是重新對庭院進行合理規劃,把生活區和養殖區分開,同時修建符合衛生標準、防疫標準“豬舍羊圈雞棚”。二是有效利用剩余空地增加種植區,種植一些果樹、蔬菜等,在增加庭院綠化面積,改善環境的同時實現庭院經濟效益最大化。
他強調,庭院經濟種養殖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同時還美化了自己的居住環境,可謂一舉兩得。下店村是典型的家庭養殖村,希望下店村每一位家庭種植戶都能把“方寸地”變成“增收院”,通過樹立典型,以戶帶戶、以點帶面的方式,發展“庭院經濟”,共同鼓起錢袋子。
責任編輯:桑格林
烏蘇市科協 古力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