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學生主動了解石油、熱愛家鄉、傳承石油精神,克拉瑪依市第一小學以“石油科普進校園”主題活動為依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
“先有黑油山,后有石油城”,克拉瑪依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盛的城市。4月19日上午,克拉瑪依第一小學601班的學生們參觀了石油科普基地——黑油山。在這里,克拉瑪依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奮斗歷史,不再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文字,而是通過更多的實景、實物與同學們對話。

活動一開始,講解員給同學們授予了“1219青年鉆井隊、新時代青少年鉆探隊”的隊旗,并為同學們佩戴了隊章。同學們循著“1219青年鉆井隊”的足跡,踏上了研學之旅。

至今存留的100多個泉眼中,永不間歇的低凝油汩汩而出。油泡不間斷地從地下冒出,此起彼伏,匯聚成大小不一的油池。同學們邊走邊參觀,聆聽著講解員介紹油城的歷史。

為發揚石油艱苦創業精神,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瑪依市,在黑油山頂部豎立了一座高2.5米的花崗巖石碑,正面書刻“黑油山”三個大字。

黑油山上還有能隨著跳躍,不斷變幻的“跳跳泉”,同學們興趣盎然地在周圍跳躍。它們的魅力,必須走近了才能體味。

“石油知識小講堂”上,講解員用淺顯的語言為同學們普及了石油和我們的關系、石油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如何獲得的,滿足了同學們對石油知識的好奇,孩子們紛紛表示驚訝:“原來我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石油哇!”


講解員還帶著同學們來到油池前,讓學生親自體驗石油的形態。同學們將原油盛到容器里,拿起注射器,親自灌注了工藝品“油葫蘆”。

活動的最后,同學們談了活動收獲,舉起右拳,莊嚴宣誓“我會用實際行動繼承石油精神,我會用知識和技能建設克拉瑪依,建設美麗新疆,建設偉大祖國”。
本次研學活動,是落實學校“十四五”打造“科技+體藝”特色的舉措之一。同學們零距離直觀感受了石油、學習了石油知識、了解了石油精神。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探究科學、探秘智慧能源的種子,根植了建設克拉瑪依,建設美麗新疆,建設偉大祖國的家國情懷。
責任編輯:曹琳哲
克拉瑪依區科協 楊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