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巴仁鄉巴什巴仁(7)村一座座蔬菜大棚里的豇豆生機勃勃,小小的豇豆讓村民看到了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實現增收致富的希望。

在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一株株豇豆苗活力十足,長勢旺盛,種植戶來回穿梭于壟道間,細心地管理著每一株豇豆苗......
“豇豆的種植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及合適的溫度、水肥條件,每天需要固定的人員進行科學化管理,確保豇豆苗的幼期生長質量,為以后的豐收打下基礎,這也為我們這些婦女們提供了難得的就業機會,增加了我們的收入。”該村村民米熱古麗·托合提說。

巴什巴仁(7)村共有160余座大棚,其中55座豇豆大棚,經過試點,采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方式,豇豆種植已經形成一條較為穩定的產業鏈,保障了品質和產量。
巴仁鄉人大主席、農辦主任艾爾肯·都來提說:“目前巴什巴仁(7)村的豇豆種植已初成規模,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一村一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來越幸福。”
葉城縣科協將持續組織技術人員為豇豆生長期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引導村民運用先進科學種植技術增產增效,實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責任編輯:桑格林
葉城縣科協 巴仁鄉人民政府 卡買爾尼沙·買合木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