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提高農民群眾產業發展技能水平,和碩縣科協結合工作實際,多措并舉開展科技興農活動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開展科技“四送”活動。年初縣科協及時制定科普活動計劃,以科學大講堂、科普講師團宣講等形式廣泛開展大宣講、大學習,組織全縣科技特派員、“土專家、田秀才”開展了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術、送服務為內容的“四送”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大宣講28場次,受益群眾1059人次,大學習45場次,受益黨員干部1575人次,發放教學材料700余份。
二是開展科技培訓活動。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發揮他們在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扶貧和生產經營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科技之冬”活動,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人才優勢,圍繞自治區“十大產業”及各鄉鎮的技術需求,依托農民夜校、鄉村科普館、科技小院及科普示范基地等載體開展科技培訓,幫助農牧民提高發展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意識和能力。截至目前共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2場次,培訓人員612人次,田間小課堂10場次,培訓人員335人次。組織醫療衛生、消防、應急、禁毒等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全面開展應急科普工作,推動科普服務直達基層一線。廣泛開展農村防災減災救災知識普及和能力培訓,切實加強冬春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宣傳培訓,通過普及相關知識、組織演練等方式幫助農牧民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助力鄉村提升各類災害綜合防范能力。截至目前開展應急、消防、疫情防控、禁毒等內容的科普大講堂24場次,受益人數720人。
三是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發揮“鄉村科普館”主陣地作用,引導農牧民夜校、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服務站(科技小院)等為“科技興農”活動賦能,聯合舉辦科普講座(報告)、科技培訓等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形成科技科普服務合力。運用符合農村特點的方式方法和載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參與意愿強的群眾性科技文化活動,確保科普館天天有活動,增強各族群眾的科普體驗和文化浸潤。截至目前依托鄉村科普館開展科技之冬活動52場次,受益群眾1772人。
通過科普宣傳和科技展品展示,增強了農民科技意識,提升了農民的科學素質,營造了學科技、用科技、推科技的良好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智力支撐。
責任編輯:曹琳哲
和碩縣科協 葉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