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科協2021年“科技之冬”活動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2-04-06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烏魯木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烏魯木齊市科協按照自治區科協“科技之冬”活動總體安排,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好“科技之冬”活動。
一是結合實際制定活動方案。烏魯木齊市科協召開“科技之冬”動員會議,精心安排部署。會議傳達學習自治區科協關于開展今冬明春“科技之冬”活動要求,同時征求基層科協、相關部門和基層群眾的意見,詢問培訓需求,針對具體需求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是舉辦全市科技之冬啟動儀式。2021年12月23日下午,由烏魯木齊市科協主辦,水磨溝區科協、農業農村局、科技局、新疆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院承辦的烏魯木齊市暨水磨溝區“科技之冬”活動啟動儀式在水磨溝區石人子溝街道澇壩溝村舉行。啟動儀式上,市科協為水磨溝區贈送了“科普健康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讀本》、反邪教宣傳品。水磨溝區領導為水區“農民田間學校”、科技特派員代表頒發了牌匾、聘書,為澇壩溝村農牧民捐贈了牛羊圈消毒液、科普書籍等。組織科技志愿者團隊開展了“智惠行動”。活動現場,科技志愿團隊新疆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院專家舉辦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日常防護”專題科普講座,并為困難家庭免費贈送慢性病藥品。愛爾眼科醫院·科技志愿服務團隊為村民們進行免費眼病篩查和眼科知識宣講。老兵公益·科技志愿服務團隊開展了垃圾分類、科學家精神宣講、文藝快閃等志愿服務活動。“科普大篷車”進行了科普展示、有獎知識問答等系列活動。
三是活動形式多樣效果顯著。一是在農村牧區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大學習大宣講、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活動。精心制定宣講培訓方案,制定了政策宣講、綱要學習、法治宣講、垃圾分類、疫情防控應急科普、智能手機應用、反電信詐騙、科學普及去極端化等14個專題的講座課程,以烏魯木齊老科協為依托,抽調專家18人,組建了科普專家宣講團,采取“點菜式”服務方式,為基層農牧民、社區居民做好服務。二是組織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市科協、區縣科協組織“科普大篷車”、愛爾眼科醫院、老兵公益等多個科技志愿團隊積極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現場免費為農牧民進行眼病篩查、義診送服務、“科普+文藝”惠民巡演、發放“科普健康包”、科普宣傳資料,讓“科技之冬”真正成為惠民為民的好抓手。三是積極參加烏魯木齊市“三下鄉”活動。3月4日,市科協積極參加烏魯木齊市“三下鄉”活動,在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冰雪風情小鎮現場開展了科普宣傳、科技咨詢、免費義診服務等系列活動,向基層農牧民群眾發放“科普健康包”1000個、科普宣傳資料10000份,開展義診志愿服務3場次。四是充分發揮綱要成員單位作用。烏魯木齊縣充分發揮全民科學素質成員單位的作用,聯合縣人事局、科技局、教育局、環保局、供銷社等單位共同推動培訓工作,積極開展等各類科普主題活動,加大力度開展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科學素質。科普大篷車滾動播放科普知識15場次,累計展出展板160塊,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500余份,受眾群眾5000余人。五是發揮老科協的工作優勢。“科技之冬”活動中,烏魯木齊老科協共組織科普報告團專家18人,先后56人次赴米東區、高新區(新市區)、沙區、天山區、水磨溝區和經濟開發區(頭屯河區)6個區縣的6個村和51個社區共舉辦科學普及去極端化、反邪教、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人民科學家的故事、垃圾分類、慢性常見病的預防、疫情防控、民法典、工業危險廢物及固體危險廢物管理、環保法律法規、智能手機應用、農藥化肥減量施用等專題內容的科普講座40場,農業技術培訓1期,現場技術服務1次,健康義診5次,受益群眾達3000人次,發放各類科普書籍、宣傳冊3000余份。
去冬今春的“科技之冬”活動中,烏魯木齊市、區縣兩級共開展科技志愿服務100余場次,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00余份,利用“科普烏魯木齊”融媒體平臺積極做好線上科普宣傳,宣傳群眾萬余人,深受農牧民、社區居民普遍歡迎。
責任編輯:曹琳哲
烏魯木齊市科協普及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