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植物學會積極參加第十二屆西部地區植物科學與資源利用大會
為了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植物學基礎研究與植物資源的合理利用,推進西部地區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助力我國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8月14日至15日,第十二屆西部地區植物科學與資源利用大會在青海西寧召開。本次會議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和西部植物學會交流協作組主辦,青海省植物學會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辦,青海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協辦。來自14個省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名植物學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大會。
新疆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李志軍、馮纓,副秘書長李文軍等12名學會成員參加了此次大會。其中石河子大學的馬松梅教授,新疆維藥民族藥研究所副研究員趙亞琴、張際昭,新疆烏魯木齊植物園的高級工程師陳葉、郭琰嶸分別作了題為《新疆不同產地紅樹莓的功能性和固碳效益研究》、《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新疆工作進展》、《瀕危藥用植物新疆阿魏的研究》、《新疆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引種栽培及遷地保護成果小結暨玉蘭在烏魯木齊地區引種工作進展匯報》、《淺談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植物文化建設與國家植物園的差距》的交流報告,陳雨婷、馬佳正、李周康3名研究生參加研究生論壇,分別作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早春短命植物的時空分布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塔西河流域南部山區人工飼草地生態系統修復與示范研究》和《生長季內雌、雄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葉片吸水特征及生理調節機制》的報告,均榮獲優秀獎。
此次會議進一步促進了西部地區植物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學術新思想、新火花的誕生,對于推動植物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植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利用的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松梅教授作交流報告

研究生論壇獲獎合影

新疆植物學會參會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