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善村隸屬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鎮,距離國家5A級旅游景區那拉提景區東門約2 km,218國道穿村而過,是伊犁州的東大門。
阿爾善村發展旅游業是與那拉提景區同步進行的。1999年,那拉提景區成為國家3A級景區,景區有1/3草場屬于阿爾善村,牧民定居點就在景區對面,當時有商業頭腦的牧民在景區東門內外的山坡上扎氈房接待游客。
2012年,牧民定居點哈薩克第一村建成,部分牧民從事旅游接待。2015年,占地60多畝的月亮河酒店落成,這是阿爾善村第一家高端酒店。2018年,三生澤木、那拉提驛旅陽光入駐,這是阿爾善村真正意義上民宿的開端,給阿爾善村經營民宿業的牧民打開了窗口。此后,溪秀木屋、一生一宿、信馬游疆、夕遇花間堂等民宿相繼落成,民宿占比逐步提高。2017年,阿爾善村的民宿僅有50家左右,截止到2022年7月底達到108家,增長了100%,阿爾善村成為頗有名氣的“網紅民宿村”。為了管理好民宿,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2019年7月,阿爾善旅游民宿合作社正式成立,2020年注冊成立那拉提旅游公司,使農牧民發展旅游業從松散型轉變為規范型,朝著提質增效方向發展。
由于旅游業發展迅速,并在文旅融合中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績,2020年8月26日,阿爾善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2020年9月9日,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經過幾年的發展,阿爾善村已經成為伊犁州農牧民參與旅游產業、帶動就業、促進增收、旅游富民的一個典型案例。
阿爾善村的民宿分為3種,第一種是旺季時以牧民為主體搭建的氈房(圖1),第二種是當地牧民以自家院落和自住房改造的民宿(圖2),第三種是以外來經濟精英為主體的現代民宿(圖3)。

為了解牧民的旅游業從業能力,發揮學校智庫作用和專業能力,2022年2月起,在阿爾善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委會的大力幫助下,課題組先后6次進入阿爾善村與“訪惠聚”工作隊、村委會干部和社區內外部民宿經營者展開訪談和回訪,同時輔以電話和微信訪談和回訪,力求客觀全面了解牧民的旅游從業能力及需要提升的方面,以便有針對性展開培訓。訪談對象分為兩大類,一是駐村工作隊,二是社區內外部經濟精英,前后共計訪談30余人。另外,針對每一類訪談對象都設置了不同的訪談大綱,以了解社區精英在旅游振興鄉村中的作用。
阿爾善村從事旅游業的牧民一部分是訪惠聚工作隊扶持的貧困戶,一部分是村內原有的經濟或者治理精英,通過旅游獲得收入,改變了家庭收入結構。訪談對象學歷普遍較低,以小學和初中為主,訪談主題是進入旅游業的原因、從業方式、經營理念與經營能力、旅游從業的收獲、是否帶動其他人從事旅游業等。
根據訪談結果,課題組發現牧民的旅游經營管理理念和綜合能力有待提升。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村民不會使用攜程、美團等現代營銷渠道,也不會使用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宣傳自己的民宿。即使有抖音賬號,也不會熟練選擇抖音內容和制作。牧民也不太關注民宿經營方面的新動態,如外地民宿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新疆本地知名民宿的發展狀況、旅游業發展情況、不同客源市場的消費習慣等,不太注重與其他旅游從業者相互交流獲取信息,從而在民宿設計與建造、裝飾裝修、經營方式上取得先機。相對缺乏與游客的溝通意識和溝通技巧,對游客忠誠度的概念、培養和維系認知較少。鑒于此,課題組從旅游發展態勢分析、新媒體應用技巧、民宿經營與管理、民宿設計、旅游服務禮儀幾個方面展開培訓(圖4-7),并為3家牧民設計了民宿改造方案(圖8-10)。




培訓工作得到訪惠聚工作隊、村委會和牧民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后續將會與牧民保持聯系,持續跟蹤,提供幫助。
供稿:伊犁師范大學 李湮 張巧 李慧 石婷玉 耿蕊 永玉偉 張道直
責任編輯:劉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