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治區科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主題學習教育,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科普大篷車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作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深化思想政治引領、加強農村文化供給,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見實效,更好服務群眾需求,全面提升農村精神風貌。
今年以來,自治區科協先后多次組織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畜牧科學院等多學科多領域專家組30人次,赴巴州2縣6個鄉(鎮)、和田地區2縣2個鄉(鎮)、哈密市1區2縣的6個鄉(鎮),與巴州科協、和田地區科協、哈密市科協及各縣市科協聯合開展2023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科普大篷車科技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把文化盛宴送到千家萬戶,把科技知識帶到田間地頭,把義診藥箱背進鄉村。

活動中,專家組先后來到若羌縣吾塔木鄉、瓦石峽鎮、若羌鎮,且末縣庫拉木拉克鄉、英吾斯塘鄉、且末鎮,民豐縣安迪爾鄉,洛浦縣布亞鄉,伊州區五堡鎮、西山鄉,伊吾縣下馬崖鄉、淖毛湖鎮,巴里坤縣薩爾喬克鄉、三塘湖鎮,在28個村的56個點位,開展各類科普活動128場。其中:科普講堂24場、醫療專家義診32場、科普大篷車進校園26場,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牛羊育肥養殖和疫病防治技術培訓46場。活動現場發放黨的二十大宣傳手冊以及農業科技、醫療衛生、防震減災、反邪教等宣傳資料8000份,發放《知識—力量》《科學與生活》科普雜志共計2000冊,贈送各類藥品10000元,為16所學校贈送籃球、足球、書包、文具等用品價值6000元,直接服務對象超8000余人次。
新疆農業科學院、畜牧科學院的農業、林果業、畜牧業專家結合當地農作物、林果種植及畜禽養殖實際,對農牧民提出的各類疑問進行現場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介紹和普及農業、林果業科學種植和畜牧科學養殖技術,通過現場培訓,輻射推廣現代化農業的新理論、新技術,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保障。

參加養殖培訓的吾塔木鄉昆其村養殖戶艾則孜·圖爾蓀表示,自己有500多只羊,今天聽專家講解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養殖誤區,今后要科學養殖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

4月18日,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比地力克村村民木塔力甫·司馬義一大早就來到了哈密瓜地里,和他一起來的還有村里另外幾個種植大戶。
“前兩天溫度有點高,我第一時間扣膜通了風,葉片還是有點黃,會不會影響后期長勢?”見到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永兵,木塔力甫著急地問。
“目前看問題不大,溫度馬上回升了,注意防蟲。另外建議頭水晚點澆,蹲苗時間稍微長點,這樣后期可以提高產量。”張永兵回答。
聽完專家的話,木塔力甫長噓了一口氣。他種瓜時間不長,卻是村民們眼里的種瓜能手。大家日常遇到一些小問題,總喜歡找他問問。
“除了細心管理外,還要科學種植,多聽聽專家的建議。”木塔力甫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炫耀”他微信好友里面的專家好友。
盡管懂一些種瓜技術,但每次只要聽說村里有專家來,木塔力甫總是最積極的。“得益于專家的指點,我的哈密瓜產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這30畝地早早就簽了銷售合同。”木塔力甫話語里滿滿的自豪。
事實上,在哈密市,和木塔力甫一樣受益于專家指導的村民有很多。
新疆醫科大學、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各學科醫療專家開展了高血壓、冠心病、布病、肺病、沙眼、心臟病等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宣傳、現場義診活動及贈送藥品,受益患者3000余人次。針對巴州鄉村較為典型的地方病——布魯氏菌病,自治區科協專門邀請自治區疾病預防中心的專家為村民們講解布魯氏菌病和包蟲病防治知識,發放了雙語版預防布魯氏菌病知識宣傳掛圖1000冊。同時開展了專家義診活動,和什力克鄉柳林村76歲的村民努爾麥麥提·艾力激動地對記者說:“我們不用花錢去烏魯木齊,也能讓自治區大醫院的醫生們看病,太感謝你們了。”

2023年2月25日,在且末縣兩個村的科普宣傳、專家咨詢、現場義診活動結束后,一進賓館大廳就看見一對母女用期待的眼神張望著,看見我們就問:“是自治區來的專家嗎?”原來這位母親聽說自治區來的醫療專家團隊中,有一位眼科專家,她就帶著8歲的女兒阿迪拉來賓館等候。
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徐曉燕大夫得知情況后,顧不上吃飯,開始為阿迪拉進行診斷。在詢問病史中,徐大夫得知,三年前女孩因斜視曾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就診,正是徐大夫為她診治的。這兩年,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去烏魯木齊進一步復查治療,一家人非常著急,沒想到她們相遇在且末縣。檢查后,徐大夫告訴阿迪拉的母親,孩子眼睛治療效果明顯、恢復得很好,現在不需要再去烏魯木齊治療,定期在縣醫院做檢查即可,并將自己在且末縣醫院工作的學生艾克拜爾介紹給了阿迪拉一家。阿迪拉的母親感激地說道:“沒想到在縣里碰到的專家就是徐大夫,不僅讓孩子得到治療,還省了我們一筆大支出。這次你們組織專家來這里,為我們排憂解難,也為我們一家帶來了希望。”

瓦石峽鎮吾塔木村村民芒蘇爾·麥麥提敏說:“最近腸胃不舒服,忙著春耕,沒時間去醫院看病,正好這次義診活動就在家門口,醫生還免費給我發放了藥品,非常感謝他們。”巴里坤縣薩爾喬克鄉蘇吉西村牧民葉爾江·扎爾勒汗說:“今天醫療專家來我們村義診,我咨詢了高血壓和糖尿病方面的問題,專家為我提出了生活和飲食方面的一些建議,活動特別有意義,非常感謝自治區科協。”
科普大篷車隨著“三下鄉”活動奔走在鄉間巷道,駐留在各所學校,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戴上眼鏡觀看3D動畫展板,紛紛上前親手操作體驗科普展教設備,踴躍參與科普實驗互動,興致盎然地觀看機器人表演。科普宣傳員向學生耐心地解說科普展品、講解科學原理。通過形象、趣味的互動宣傳形式,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的非凡魅力。若羌縣一小5年級3班學生熱克普江·麥提圖爾迪說:“今天的科普展品很有意思,特別是機器人帶著我們一起跳舞,我要努力學習,爭取長大后成為一名科學家,研究更先進的機器人。”

今后,自治區科協將圍繞主題教育,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實踐的動力,繼續把科普資源向基層傾斜,使“三下鄉”成為“常下鄉”,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發展民生和精神短板,有效提升我區群眾科技文化素質,推進農牧業科技轉化,提高農牧業生產經營水平和效益,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建新功。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
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盛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