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的講話精神,4月23日上午,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教育廳在克拉瑪依市舉辦自治區科普資源助推“雙減”現場交流研討會。會議由自治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鳴主持,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海拉提作書面致辭。各地州市科協、教育局、中小學校、科普場館、科技企業、科研院所、青少年活動校外機構負責人共7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自治區科協對過去一年來的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部分地州市科協、中科院新疆天文臺、新疆自然博物館、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和部分中小學校代表作了典型經驗交流。克拉瑪依市科協副主席汪正巧在交流中談到,克拉瑪依市科協整合社會資源,拓展助力“雙減”服務平臺,積極推動全市27家涵蓋科技場館、教育科研、產業園區等科普教育基地不斷完善條件,增加科普設施,開發科普研學課程,編制實踐活動資源包,建立科學工作室,豐富“雙減”后科普教育內容。中科院新疆天文臺科學傳播中心馬應秀圍繞天文科普課體系的創建、創新課題的研發、天文教室的標準化建設和天文研學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做好天文科普教育提出建議。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任劉雪松談到,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圍繞主動融入學校,豐富學校的課后托管時段的課程,培養跟崗老師,助力學校基礎教育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烏魯木齊市第76小學黨支部書記楊文慧,圍繞加強科學教師團隊培養、豐富科學課程、強化科普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了交流,通過積極開展科普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從探索、嘗試、參與中體驗科技的魅力。和田地區科協黨組書記吐拉力·達吾特巴克,交流了和田地區如何利用北京援疆資源開展“雙減”后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在當地掀起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潮等。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克拉瑪依科技館、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克拉瑪依文博館、黑油山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現場參加了石油科普校本課程展示暨推介會。大家普遍反映,現場觀摩研討會的形式很好,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既開闊了眼界,認識到了差距,又明確了努力的方向,腦洞大開、解放思想、受益匪淺。
據了解,本次交流會是第十二屆自治區青少年科技節主場活動活動之一。2022年1月,自治區科協聯合自治區教育廳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出臺了《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推出五個方面20項具體舉措,創新課后服務模式,做好“雙減”后科學加法,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各級學校、廣大師生的好評和認可。
李鳴指出,將以此次現場交流研討會為契機,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加強與教育部門和科研、科普機構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加大政策協調支持力度,讓更多的科普資源惠及廣大中小學校。著力打通校內校外科普教育雙向貫通的堵點,推動科技工作者和公益科普資源走進中小學校,推動中小學生走進校外科普場所及科創空間,為“雙減”賦能,做好“雙減”后的科學加法。同時,支持有條件的科技館和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研究性學習課程,鼓勵各地州市征集遴選一批特色鮮明、學生適用、成效顯著的科普課程,納入學校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學生課后多樣化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桑格林 審核:王婷婷
科普活動中心 李玉光 供稿